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我司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我国农业种养殖企业和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的、基于中信食品追溯云平台的云应用服务系统。系统以《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准绳,以“中信食品安全追溯云平台”为依托,以“农产品质量追溯带动业务流程再造”为基本思路,应用农业物联网、移动互联、虚拟现实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帮助企业建立严谨、规范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企业农产品种养殖、初加工、预包装、流通、销售的过程电子档案记录和产品信息全程追溯,从而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用农产品指的是农业活动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农产品涉及的品种全面、链条长,与人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于提升国家整体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上个世纪初,农业部及下属单位开始尝试在全国重要区域部署农业生产企业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用于将企业的追溯信息进行统一上传、集中存储和查询。这些系统建立时间较早,实现技术和设计理念较传统,往往需要强制人工录入和上传,很难长期有效推行。近年来,随着食品追溯流通环节的政府城市平台加速建设,新型技术和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最新出台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明确要求,农业生产企业作为食品的最初源头,将其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纳入政府食品追溯平台或者社会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以补充“田间”重要生产环节数据,实现食品全产业链一体化追溯已经显得势在必行。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基于“中信食品追溯云平台”提供的云计算、云存储软硬件资源,企业客户无需投入基础设施和运维团队,只需低廉的年服务费用,即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经营档案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与政府食品追溯平台对接等要求,简单快捷地履行信息追溯义务和社会责任。系统具有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管理、种植养殖过程信息管理、种养殖配方及任务计划、包装标识赋码管理、销售去向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多维数据分析和多媒体全程追溯展示等实用功能设计,帮助农业种养殖和初加工企业实现信息化流程建立和全程农产品可追溯。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架构设计,基于食品安全追溯规范体系、食品生产加工技术标准体系、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和生产电子档案标准体系,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和展示层五个层级来进行,在平台系统的横向开发中采用MVC开发模式,在系统的纵向构架上采用B/M/S架构,整个系统架构将在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
系统架构图如下所示:
1)基础层:依托中信食品追溯云平台的网络系统、主机系统、存储备份系统、安全系统和系统软件等,并集成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加工/物流/销售过程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图像采集系统等基础设施。
2)数据层:为食用农产品追溯全程的不同阶段环节业务需要建立分类数据库,分别为企业生产管理档案数据库、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农产品商品信息数据库、云追溯码认证管理数据库和农业物联网信息数据库等。
3)平台层:主要包括应用基础平台,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快速开发提供基础组建及支撑,包含系统管理平台、系统配置平台、企业管理平台、数据交换服务、统计分析服务、虚拟现实服务、数据挖掘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赋码认证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地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服务等;
4)应用层:应用层为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全面的应用服务系统,帮助企业完成全程业务流程,包括信门户子系统、移动追溯子系统、数据对接子系统、赋码认证子系统、全景展示子系统、质量追踪子系统、生产作业信息管理子系统、过程记录触摸屏子系统、包装赋码子系统、物联网数据采集子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
5)展示层:应对平台的使用者包括政府监管人员、企业管理者、作业操作人员和公众,系统提供PC端、手机移动终端、大屏幕和过程记录触摸屏端的信息查询、发布和可视化展示功能。
中信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针对农业种养殖企业和初加工企业全程质量追溯链条上的生产作业人员、企业管理者、公众和运维管理者四个维度进行功能设计,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包含信息门户子系统、移动追溯子系统、数据对接子系统、赋码认证子系统、全景展示子系统、质量追踪子系统、生产作业信息管理子系统、过程记录触摸屏子系统、包装赋码子系统、物联网数据采集及系统、运维管理平台。系统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