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品安全,赋能连接你我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02
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
从菜肴属性看——
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预制菜定义中强调“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加热是指将食品加热到可食用状态的过程,即针对已经预加工熟制的产品在食用前的简单复热。
熟制是指经炒、炸、烤、煮、蒸等将食品熟制的过程,即在预加工阶段并未完全熟制,需要彻底熟制后方可食用。
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属于预制菜。
03
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严把原料质量关,依法查验食用农产品原料的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修订完善相关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提高预制菜行业准入门槛。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食品原料、工艺等因素对预制菜实施分类许可,严格许可审查和现场核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贮藏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责令整改到位,形成监管闭环。组织开展预制菜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04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预制菜原辅料、加工工艺、产品范围、贮藏运输、食用方式等要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活动。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与对策研究
预制菜食品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规模化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整个产业链包括各类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农贸批发商、冷链物流商、快递行业从事者、食品零售业从事者、电商等,相较于传统餐饮业有更多的行业主体参与。
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正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作为集餐饮、流通、零售多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食品,预制菜的安全管理与监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预制菜产业出现的热点问题,如何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溯源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由于原料种类复杂且批次间存在置换的可能性,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若没有有效的溯源体系,追踪责任主体将变得异常困难。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企业和监管部门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才能追踪到问题源头,这不仅延长了解决问题的时间,还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的传播范围。此外,由于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已有的溯源数据也难以被充分利用,这进一步减弱了溯源体系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预制菜市场正以年复合增长率超20%的速度迅猛发展,其快速扩张也给监管领域带来了新课题。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的今天,构建一个高效、透明的溯源体系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紧迫任务。
为了有效管理预制菜产业链中的风险并确保食品安全,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化溯源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追溯云作为深耕于食安供应链领域15年的信息化领军企业,在政府重要产品追溯、肉菜流通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与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供应链运行调控系统搭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为各级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就预制菜产业而言,该平台将覆盖预制菜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包括原料供应、加工制作、运输配送等,横向增加覆盖面,纵向打通追溯链条,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追溯凭证“并行”制度。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链条的数据搜集、传输和共享。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实现风险预警和对产品合格率等指标的实时监测。这不仅有助于在风险发生时快速回溯和确定责任主体,还可以指导后续的风险处置,极大提高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效率。真正实现源头管控、过程监控和风险快速应对的目标,构建起一个更为严密和高效的预制菜安全管控体系。
截至2023年底,在重要产品追溯方面,我们已完成12个重要产品追溯省级平台、25个重要产品追溯市级平台建设,4个中药材流通追溯试点城市建设,17个肉菜追溯省级试点城市建设并在多个城市建立了42个外延蔬菜基地追溯系统,同时追溯云还参与了25个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试点城市建设,市场覆盖率达43%。在农业领域,我们也承接了多个省(市)级平台的建设项目。其中包括2个农资监管升级平台;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省级平台;2个农业智慧监管类省级平台、10个地级市平台。在全国第一批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建设试点城市中,我们已在上海、宜昌、阜阳、仙桃、沈阳、漯河等地成功打造了标杆案例,其中搭建的上海主副食品运行调控系统已在上海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运行,为市政府班子提供重要的宏观决策依据;搭建的国家级区块链试点——区块链+静安智慧市监平台打开了市场监管信息化创新发展格局,成为上海市极具示范意义的区块链+智慧监管示范平台。
未来,追溯云将继续致力于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服务,通过数据的全面采集、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帮助政府实现重要产品追溯和对城市生活必需品供应链的精准调控,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推动政府治理和产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