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品安全,赋能连接你我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完善流通体制: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2024-08-21 16:54 公司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必须把建设流通体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骨干流通网络日益健全,流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商品和要素流通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以商贸流通为例,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2.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流通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4000家,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万家;同时,流通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5.4万亿元,农村和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然而,我国流通体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物流网络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效率低、成本高的矛盾依然突出;流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实体商店等传统商贸主体面临转型压力;管理体制上,部门间职能交叉、监管空白等问题依然存在,现代流通的立法工作和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为进一步完善流通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打好“软硬”组合拳。首先,要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提升治理水平。这包括完善流通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与国际接轨;加快农产品市场公益性立法工作,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水平;推动线下商贸流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进程,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促进供应链协同创新,培育世界一流流通企业;加强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其次,要健全现代流通网络,促进供需衔接。这要求打通关键堵点、拓展流通空间,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加快发展物联网和商品交易市场网络,将商贸流通规划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支持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城乡多层次商贸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商业网点便民综合服务水平和可持续运营能力。

最后,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包括推动农村市场升级和城市商业提质升级;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城市商业提质升级,统筹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智能物联技术应用和数字技术在物流业全过程的渗透率;统筹规划物流枢纽和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以完善合作机制。

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移动互联网、AI等新型技术手段,开发了覆盖重点商业企业、重点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点消费品行业、汽车零售、电商零售等多个重点商贸流通行业的数字底座,通过采集监测、统计分析、工作指导、保供稳价等功能,实现对商贸流通行业的全面监测和预警。

平台通过将企业商业数据的维度值和标签值归类分析形成探针,进行趋势、结构的分析,并及时挖掘提示、预警信息。同时,通过研发商贸监测预警大数据模型,实现消费趋势预测、总体商贸经济数据展示、消费趋势研判分析结果展示、经济风险预警信息展示等功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并且通过采集生产、批发及零售企业数据,采集粮、油、肉、蛋、菜、奶、调味品、饮用水、方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成品油等重要能源物资品类交易与库存数据,完善生活必需品和重要能源物资的监测体系。对价格、销量、库存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摸清监测城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能源物资的基本情况,有效提升商贸流通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为完善流通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商贸流通运行监测服务平台 http://www.zhuisuyun.net/html/cp/236.html

 

 

 

 

 

 

上一篇:河北灾后“菜篮子”稳产保供:多措并举确保市场供应
下一篇:标准引领,追溯未来:从国家标准到追溯云的行业担当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最新新闻

分享到

信息发展微信
微信
4000-300-469 tel
交信(浙江)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05682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