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食品安全,赋能连接你我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重任在肩,我们矢志不渝
《建议》
一、重要产品追溯标准的目标定位
企业是标准执行的主要责任主体,因此标准的首要目标对象是各业态、各品类的广大企业。
各类第三方追溯服务平台企业是追溯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是追溯体系建设推广的主要渠道,因此也是标准的重要目标群体。
各级政府,负责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因此也是标准的目标群体。
企业实施可追溯标准体系,目标建议为: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问题可查,切实降低企业风险,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帮助解决企业问题,提高企业口碑。
第三方追溯服务平台企业实施可追溯标准体系,目标建议为:满足企业可追溯需求,达成普遍一致的可追溯服务承诺,保证其有足够的能力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的组成
基于重要产品追溯标准的目标定位,其组成也就可以分为:企业重要产品追溯标准、第三方追溯服务平台追溯标准、政府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标准三大类。
重要产品追溯编码标准建议一定要统一,否则会造成后期信息交换的混乱局面,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第三方平台、企业与政府等数据交换的数据标准,因此非常重要。
其中企业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可以按照:通则、分业态标准、分品类标准,这样的方法来分别建设。
通则可参考ISO22005等体系标准,将通用规则和要求进行描述,作为通用的指导标准。
分业态标准,比如商超、餐饮、电商、生产加工、规模化养殖、仓储物流等进行分别建设。
分品类标准,比如云南普洱、广西六堡茶、遵义酱香白酒等进行分别建设。
三、国标、地标、行标和团标之间的关系
通则、编码标准、第三方追溯平台标准、政府追溯平台标准,建议是国家标准。
分业态或分品类的标准可以是行业标准,比如餐饮行业食安可追溯标准,婴幼儿配方奶粉可追溯标准等可在全国一个行业执行的,均可以为行业标准。
部分地方特色的品类商品追溯,可以建立地方标准。
四、标准执行前的准备
建议尽快出台重要产品“E追溯”商标标识管理办法,授权给各省商务厅,给满足可追溯标准的企业使用。
建议标准体系建设分步骤有序推进,必要的国家标准需要尽快建立,各单位理清分工,分头行动,快速建立标准体系框架,如一些分业态的标准可交由专职管理部门和部分省市负责建设,一些地方特色可追溯标准交由地方来建设,可从课题研究开始,逐步转为团体标准或地方标准。
在推动追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上,建议前期和熟知国际标准、参与过国家标准建设、具有重要产品追溯建设经验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
五、提升实施可追溯体系认证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后期基于标准的可追溯体系认证是否能够被企业广泛认可,需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价值。
价值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者或者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对可追溯产品和企业的认可,其次是政府对可追溯企业的各种“萝卜”和“大棒”。
消费者的认可,需要政府和企业长期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
政府单个部门和跨部门联合的各种“萝卜”和“大棒”,是目前推动企业实施可追溯的星星之火。
以上是近期结合行业发展进行了的一些思考,有失偏颇、局限和错误之处还请包涵和指正。
为积极参与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建设,追溯云以“链接信任,让人人都能吃上安全的食品”为己任,通过十年食品安全追溯行业累积拥有行业底层数据优势。同时,追溯云深刻理解食品安全核心政策与标准,利用应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确保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